时间: 2025-04-26 03: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57
古代用以粘鞋子硬衬的黍米糊。
1.
【黍】
(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引证】
《说文》。按,今北方谓之黄米。-黍,禾属而黏者也。 、 《礼记·月令》。注:“黍火谷。”-天子乃以雏尝黍。 、 《礼记·曲礼》-黍白芗合。 、 《诗·魏风·硕鼠》-无食我黍。 、 《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组词】
黍离、 黍酒、 黍醅、 黍月霍、 黍谷生春
2.
【黏】
粘连;胶合。
【引证】
《说文》-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 、 《苍颉篇》-黏,合也。 、 《礼记·乐记》-则无黏滞之音矣。
【组词】
黏贴、 黏带、 黏补、 黏接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