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9: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9:57:57
刽子手:字面意思是指执行死刑的人,即专门负责处决犯人的职业人员。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用于比喻意义,指那些执行残酷或不人道行为的人或角色。
“刽子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执行死刑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比喻那些执行残酷行为的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刽子手”往往与死亡、恐惧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在一些社会中,刽子手被视为必要的恶,而在其他社会中,他们被视为不人道的象征。
“刽子手”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暴力、死亡和恐惧。它可能引发对不公正和暴力的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直接遇到刽子手,但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职场或社会中执行不公或残酷行为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刽子手”比喻为时间的无情,它无情地夺走一切生命和美好。
在不同文化中,“刽子手”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形象。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刽子手可能与断头台和绞刑架联系在一起。
“刽子手”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指代执行死刑的人,还广泛用于比喻那些执行残酷或不人道行为的角色。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刽】
割断,砍断。
【引证】
《说文》-刽,断也。从刀,会声。今大辟刑人之隶。俗语谓之刽子手。 、 京房本《易·困》-刽刖困于赤绂。 、 《窦娥冤》-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组词】
刽子、 刽伍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