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8:46
冀望: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希望、期望,通常指对未来某种积极结果的期待。它蕴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冀望”常用来表达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如“他对未来充满了冀望”。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冀望”可能不如“希望”常用,但仍可表达一种更为深沉或正式的期待,如“我们冀望这次会议能取得成功”。 专业领域: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冀望”常用于表达对政策或市场发展的期待,如“业界冀望新政策能带来更多机遇”。
同义词:希望、期望、盼望。这些词在表达期待未来美好事物时相似,但“冀望”通常带有一种更为正式或深沉的情感。 反义词:失望、绝望。这些词表达的是对未来或当前状况的负面情绪,与“冀望”形成鲜明对比。
“冀望”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冀”字有希望、期待的含义,而“望”字则表示看、期待。两者结合,形成了表达深切期待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使用“冀”字表达希望的例子。
在文化中,“冀望”常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冀望”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激发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行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朝阳、新起点等象征希望和开始的意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对取得好成绩充满了冀望。这种期待激励我更加努力学*,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冀望”:
晨曦微露,冀望新生,
梦想之舟,扬帆远行。
视觉上,“冀望”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出时的景象,温暖而充满希望。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清晨鸟鸣,带来一种宁静和期待的感觉。
在英语中,“冀望”可以对应为“hope”或“aspiration”。虽然“hope”更为常用,但“aspiration”更接近“冀望”的深沉和正式感。
“冀望”是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还激励人们为之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冀望”有助于传达深切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1.
【冀】
(形声。从北,异(yì)声。本义:冀州。古九州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冀,北方州也。 、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 、 《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河内曰冀州。 、 《书·五子之歌》。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