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6:03
牙关:字面意思指的是上下颌之间的关节,即连接上下牙齿的部位。在汉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比喻人的决心或意志力,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形容人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牙关”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如“他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走去,不让自己被困难击倒。”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咬紧牙关”来鼓励某人在困难面前不要放弃,如“考试虽然难,但你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解剖学中,“牙关”指的是颞下颌关节,是连接上下颌的关节,与日常用语中的比喻意义不同。
同义词:坚持、坚韧、不屈、毅力 反义词:放弃、屈服、软弱、退缩
“牙关”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最初指的是上下颌之间的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成为形容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坚韧不拔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牙关”这一词汇在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到底的语境中被广泛使用。
“牙关”一词给人以坚定和力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强和勇敢。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面对重大考试或挑战时,鼓励自己或他人“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增强决心和毅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的洗礼中,他咬紧牙关,如同顽石般坚定,不曾动摇。”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紧闭双唇,面部肌肉紧绷的画面,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咬牙切齿的声音,象征着坚持和努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it one's teeth”,意为咬紧牙关,也是用来形容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
“牙关”这一词汇在汉语中不仅有着字面上的意义,更有着丰富的比喻意义,它代表了坚韧和毅力,是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的重要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