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27
推察:这个词由“推”和“察”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推理来观察或判断。基本含义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或证据,通过逻辑推理来推测或判断事物的真相、性质或发展趋势。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推察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侦探小说中侦探通过细微的线索推察犯罪动机。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推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或言语背后意图的猜测。 专业领域:在法律、心理学等专业领域,推察用于正式的分析和判断过程。
同义词:推测、猜测、揣测 反义词:确认、证实
细微差别:
词源:推察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推”字有推动、推理的意思,“察”字有观察、审查的意思。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推察的用法逐渐固定在推理判断的语境中。
在中华文化中,推察常与智慧和谋略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常被描述为善于推察人心和局势。
情感反应:推察给人一种深思熟虑、冷静分析的感觉。 联想:联想到侦探、智者、策略家等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推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从而更有效地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推察星辰之秘,心随宇宙而远。”
视觉联想:联想到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线索的场景。 听觉联想:联想到推理小说中紧张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推察可以对应到“infer”或“deduce”,但这些词更侧重于逻辑推理。
推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精确地描述推理过程,还能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