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6:41
词汇“导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导达”的字面意思是指引导和传达。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引导某人到达某个地方,或者传达某种信息或思想。
由于“导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描述引导或传达的语境中。
“导达”由两个字组成,“导”意为引导,“达”意为到达或传达。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引导和传达意义的词汇。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人员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因此“导达”这样的词汇在当时的文献中可能较为常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逐渐降低。
由于“导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地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引导和传达行为。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引导”或“传达”这样的词汇,而不是“导达”。因此,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导达”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导达”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在古老的城墙下,他导达着迷失的旅人,穿越了时间的迷雾。”
由于“导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想象中,它可能与古代的引导者和信使的形象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导达”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引导和传达意义的词汇。
“导达”是一个具有古代汉语特色的词汇,它体现了引导和传达的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理解和学习古代文献时,了解这样的词汇仍然是有价值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导达”,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知识。
1.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