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49:45
回甘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食物或饮品在咽下后,口中留下的甜味或余味。它通常用来形容茶叶、咖啡或其他食物的口感,特别是指那些在初尝时可能略带苦涩,但随后却能感受到甜美的食物。
在文学中,“回甘”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苦尽甘来,或者是指经历困难后得到的满足和幸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食物或饮品的味道,尤其是在讨论茶文化时。在专业领域,如食品科学或烹饪艺术中,“回甘”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食材或烹饪方法带来的口感体验。
同义词:余味、回味、甘甜 反义词:苦涩、无味、平淡
同义词中,“余味”强调的是食物咽下后的持续味道,“回味”则更多指对食物味道的再次思考或体验,“甘甜”直接描述了甜美的味道。反义词中,“苦涩”与“回甘”形成鲜明对比,“无味”和“平淡”则表示缺乏味道或缺乏变化。
“回甘”一词源自**古代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食物和饮品的口感,并且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文化中,“回甘”不仅仅是一个口感描述词,它还象征着生活的哲学,即在经历困难和挑战后,最终能够获得满足和幸福。这种观念在的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回甘”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最终能够享受到成果和喜悦的情景。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在品尝一款特别的普洱茶时体验到了“回甘”。那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甜味,让我对这款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回甘”:
苦涩的日子终将过去, 回甘的甜蜜在唇边徘徊。 如同那杯陈年普洱, 时间的沉淀,味道的升华。
在视觉上,“回甘”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金色茶园,或者是品尝美食时满足的微笑。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茶具碰撞声或满足的叹息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回甘”可能被翻译为“aftertaste”或“lingering sweetness”,但这些词汇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回甘”在中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情感意义。
通过对“回甘”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的丰富含义和文化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口感的词汇,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多维度理解和应用。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