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1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19:45
渗漏:指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从封闭的容器或系统中不希望地流出或渗透出来的现象。
渗漏一词由“渗”和“漏”两个字组成。“渗”字古汉语中指液体慢慢透过或流出,“漏”字则指液体从孔隙中流出。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液体或其他物质不希望地流出的概念。
在环保和安全领域,渗漏是一个重要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社会对渗漏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活的追求。
渗漏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损失、破坏或不希望的事件相关联。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对控制失效或计划失败的担忧。
在家庭维修中,我曾遇到过水管渗漏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地板的损坏。解决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预防和及时修复的重要性。
诗歌: 渗漏的时光, 在岁月的裂缝中悄然流淌, 每一滴,都是回忆的泪光。
视觉:想象一个老旧的水管,水滴缓缓从裂缝中渗出,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滩水迹。 听觉:水滴有规律地滴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安静的夜晚尤为明显。
在英语中,渗漏可以对应为“leak”或“seep”。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渗漏的处理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预防和修复的重要性。
渗漏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从实际的物质泄漏到比喻性的信息泄露。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还能在文学和创意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1.
【渗】
(形声。从水,参(shēn)声。本义:水往下渗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渗,下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谓润泽下究。”-滋液渗漉。 、 《汉书·扬雄传》-泽渗离而下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