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8:37
数据采集是指从各种来源收集数据的过程,这些数据可以是数字、文本、图像、声音等形式。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前提,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市场调查、工业监控、信息技术等领域。
数据采集一词源于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早期,数据采集主要依赖手工记录,而现在则更多地依赖自动化工具和软件。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采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支持决策制定、业务优化和社会研究。然而,数据采集也引发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问题,这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数据采集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性、效率和科学性,但也可能引发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在个人层面,数据采集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麻烦,但在专业层面,它被视为创新和进步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数据采集可能体现在健康监测(如使用智能手表记录心率)或个人财务管理(如记录支出和收入)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数据采集比喻为“时间的编织者,将流逝的瞬间编织成永恒的记忆”。
视觉上,数据采集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键盘敲击声和数据处理时的电子提示音。
在不同语言中,数据采集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收集和处理数据——是普遍存在的。
数据采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支持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理解和掌握数据采集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个人和专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据,杖持也。 、 《战国策·燕策》-冯几据杖。 、 《庄子·盗跖》-据轼低头。
3.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
4.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