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9:02
昏庸无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昏暗不明,庸俗无理”。它通常用来形容统治者或领导者缺乏智慧和道德,行为不公正,导致国家或社会陷入混乱和灾难。
在文学作品中,昏庸无道 常用来批评历史上的暴君或无能的统治者,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任何无能或不道德的领导者。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历史学,这个词组用于学术讨论和分析。
昏庸无道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昏”指昏暗、不明,“庸”指平庸、无能,“无道”指不遵循道德和正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昏庸无道** 的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明君”形成鲜明对比。它反映了社会对领导者的道德和智慧的期望,以及对不公正统治的批判。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腐败、无能和混乱。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良好治理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批评那些不公正或无能的领导者,或者在讨论历史**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昏庸无道夜漫漫, 星辰黯淡月不明。 民心所向何处去, 唯有清风送光明。
视觉上,昏庸无道 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宫殿、破败的城墙和无助的民众。听觉上,可能是哀怨的民谣或沉重的历史叙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tyrant”(暴君)或“inept leader”(无能的领导者)也有类似的意义和用法。
昏庸无道 是一个有力的批判性词汇,用于描述和批评那些不公正和无能的领导者。了解和使用这个词组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领导和治理的期望和不满。
商纣王~,人们苦不堪言。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庸】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庸,用也。 、 《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 、 《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