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0:56
变易(Biàn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变化”或“改变”。它强调事物状态或性质的转变,通常指从一种状态或形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形式。
“变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易经》中就有“变易”的概念,强调事物的变化和流动。
在文化中,“变易”与“易经”中的“易”字有关,强调宇宙万物的不停变化。这种观念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认为变化是自然和人生的常态。
“变易”这个词给人一种动态和流动的感觉,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生命变化的感慨,也可能激发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在经历重大挫折后性格的变易,从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外向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变易”:
春风拂过,万物变易,
花开花落,岁月如歌。
在英语中,“变易”可以对应“change”或“transformation”,虽然基本含义相似,但“变易”更强调变化的过程和动态。
“变易”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世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情感和思维的流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变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变化的主题,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