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6:39
“冷血动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在生物学上,这些动物被称为“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因为它们的体温不能自我调节,而是依赖于外部环境。
在文学中,“冷血动物”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缺乏同情心、情感冷漠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无情或缺乏热情。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或动物学,它则是一个描述动物生理特性的术语。
“冷血动物”这个词汇源自对动物生理特性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征。在语言的演变中,它从一个科学术语扩展到了日常用语中。
在某些文化中,“冷血动物”可能被视为负面词汇,因为它暗示了缺乏同情心和人性。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批评那些行为冷酷或无情的人。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让人联想到冷漠和无情。在表达中,它可能会用来强调某人的冷酷或缺乏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被形容为“冷血动物”的人,他们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冷漠和无情。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描述和理解这些人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如同冷血动物,在冰冷的夜空中游荡,寻找着一丝温暖的光。”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蜥蜴在阳光下晒太阳的场景,而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一些冷色调的乐器声音,如钢琴的低音区,来表达“冷血动物”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ld-blooded animal”和西班牙语中的“animal de sangre fría”,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指的是同一类动物,并且在比喻意义上也有相似的使用。
“冷血动物”这个词汇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动物的生理特性,也让我们能够描述和批评人的行为。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词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想法和感受。
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
我不喜欢~。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