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8:15
词汇“屑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语境中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屑役”字面意思是指琐碎、不重要的工作或职务。其中,“屑”意为碎屑、微不足道,“役”指工作、职务。
“屑役”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来描述一些低级、不重要的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官职等级森严,“屑役”通常指的是一些低级的、不重要的职务,这些职务往往由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担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微不足道或不重要。
“屑役”这个词可能会给人一种贬低、轻视的感觉,因为它强调了工作的微不足道和不重要。在使用时,可能会带有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屑役”这个词,但如果遇到一些琐碎、不重要的工作,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以表达对这些工作的不重视。
在创作中,可以将“屑役”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描述主人公在某个阶段承担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以此来突出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琐碎、不重要的工作,如英语中的“menial job”或“trivial task”。
“屑役”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工作价值的看法。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这个词时需要谨慎,以免给人带来贬低或轻视的感觉。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1.
【屑】
(形声。从尸,肖声。本义:碎末) 同本义。
【引证】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
【组词】
米屑;屑涕、 屑候
研成碎末。
【引证】
《新唐书》-客至,屑槟榔、龙脑、香蛤以进。
【组词】
屑玉、 屑没、 屑骨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