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3:58
词汇“散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散”可以理解为分散、散布,而“传”则有传递、传播的含义。结合起来,“散传”可能指的是信息的分散传播或散布传递。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可能的含义进行。
“散传”可能指的是信息的分散传播,即信息不是通过单一渠道或集中方式传递,而是通过多种渠道或方式散布开来。
在文学作品中,“散传”可能用来描述谣言、消息或知识的传播方式,强调其非正式和分散的特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传播学或信息学的语境中。
由于“散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散”和“传”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传播行为。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现代社会,“散传”的概念可能与网络谣言、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等现象相关,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和快速性。
“散传”可能让人联想到信息的不可控性和广泛性,有时可能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如谣言的散布可能引起恐慌或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散传”这个词,但在讨论信息传播的方式时,可能会涉及到类似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如水,散传着夜的宁静,每一缕光都是时间的使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散布的图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广播、电视或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散传”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英文中的“spread”和“disseminate”。
“散传”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主要集中在信息的分散传播上。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注意其特定的语境和含义,避免在日常交流中误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