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9:29
“天不做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空不作美,比喻自然条件或环境不利,常用来形容天气不好,影响了人们的计划或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天不做美”常用来描绘人物遭遇困境的情景,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天气不佳的无奈或抱怨。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或户外活动的天气条件。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气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指天气或环境不利。反义词则表达了天气或环境有利的情况。
“天不做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天气变化的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表达不利自然条件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天气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因此“天不做美”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述,有时也隐含了对命运或时运不佳的感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不可控因素的无奈。
这个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失望,因为它暗示了计划或期望的落空。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阴雨绵绵的天气,或是户外活动被取消的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计划与朋友去郊游,但天不做美,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取消了计划,转而在室内进行其他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天不做美雨纷纷,心随风去梦难寻。”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乌云密布的天空和淅淅沥沥的雨滴。听觉上,可能是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或是风声呼啸。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weather is not cooperating”或“the elements are against u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天气不利。
“天不做美”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天气的不利,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奈和对计划落空的失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谁知天不做美,偏偏到了十月间,变雄为雌,又产下一位公主。
真是~,我们只好呆在这里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做】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引证】
《水浒全传》-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组词】
做道路、 做夫、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
4.
【美】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美,甘也。 、 《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然后天地之美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食必珍美。
【组词】
美酒;美甘甘、 美味、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