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9:04
“好色之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那些过分追求性欲和色情的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检点、沉迷于性事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好色之徒”常被用来描绘反面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不道德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更中性的术语来描述这类行为。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而反义词则强调了道德上的对立。
“好色之徒”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好色”指的是过分追求性欲,“之徒”则是指这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使用上更加注重语境和语气。
在**传统文化中,性往往是一个较为敏感和私密的话题,因此“好色之徒”这样的词汇带有较强的道德批判色彩。在现代社会,随着性观念的开放,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某些保守的圈子中仍然存在。
这个词汇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不道德、不尊重他人和自私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感,因为它触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些人因为过分追求性欲而名声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好色之徒”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述这些人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色之徒”作为反面教材,用以警示人们保持道德操守。例如:
莫学那好色之徒,迷失在欲望的海洋, 贞洁如星,照亮前行的方向。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描绘放荡生活的艺术作品,如油画中的享乐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描述不道德行为的音乐或戏剧片段。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omanizer”或“sex addict”,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好色之徒”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过分追求性欲的行为。
“好色之徒”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贬义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性道德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他定是个~,偏偏象那蝶儿恋花一样的跟着我,可笑世间真有这么样的人呢。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色】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