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34:55
“唐高祖”指的是历史上唐朝的开国李渊,他在公元*18年建立了唐朝,并自称为高祖。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唐朝的第一位,“高祖”是对开国的尊称。
在文学作品中,“唐高祖”常被用来指代李渊,特别是在历史小说或诗歌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等,这个词汇是标准的历史术语。
同义词:李渊、唐朝开国** 反义词:不适用,因为这个词汇特指一个人物,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唐高祖”这个词汇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历史,其中“唐”指的是唐朝,“高祖”是对开国的尊称。在语言中,这个词汇一直保持其历史和文化的含义,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文化中,“唐高祖”代表着开国的权威和智慧,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统治标志着**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提到“唐高祖”,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历史和强大的帝国。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伟大领袖的敬仰。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关于唐高祖的展览,这让我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唐高祖挥剑定江山,千秋伟业传万代。”
想象一幅画面:唐高祖身披战甲,站在城墙上,俯瞰着他的帝国。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营造出古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国家的开国**,如美国的乔治·华盛顿,英国的威廉一世等。
“唐高祖”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历史人物,也象征着*古代的辉煌和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1.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3.
【祖】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始庙也。 、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 《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受终于文祖。 、 《荀子·成相》-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组词】
祖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