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43:41
“从前到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前面到后面,基本含义是指按照顺序从头到尾进行或考虑某事物。它强调的是一种线性的、有序的过程。
在文学中,“从前到后”可以用来描述故事的叙述顺序,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指导或解释如何按步骤完成某项任务。在专业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数据处理的顺序或算法执行的步骤。
同义词“依次”和“顺序”都强调了按顺序进行,但“依次”更侧重于连续性,而“顺序”则更强调排列的合理性。反义词“颠倒”和“乱序”则分别指逆向操作和无序状态。
“从前到后”这个成语源自日常生活中的顺序概念,随着语言的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有序性和逻辑性。
在**文化中,顺序和秩序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从前到后”这个成语在强调遵守规则和顺序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词汇给人以秩序、逻辑和清晰的印象,常用于需要强调步骤和顺序的场合,给人以稳重和可靠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从前到后”来指导他人如何有序地完成任务,尤其是在需要步骤清晰的工作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从前到后,岁月如歌,一步步踏过,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条直线或队列,每个人或物体都按顺序排列。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有序的节奏或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start to finish”,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过程。
“从前到后”这个词汇在强调顺序和逻辑的场合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和理解有序的过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我们班的同学~都穿着整齐。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3.
【到】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到,至也。 、 《诗·大雅·韩奕》-靡国不到。 、 《战国策·齐策》-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 《水经注·江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李斯《谏逐客书》-功施到今。 、 宋·王安石《伤仲永》-复到舅家。
【组词】
到时、 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
4.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