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4:02
申讨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正式的途径或方式来表达不满、抗议或要求。它通常涉及对某种不公正或错误行为的公开谴责或要求改正。
申讨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申”意味着陈述或表达,“讨”意味着追究或抗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正式抗议。
在**文化中,申讨常常与正义和道德联系在一起,是维护个人或集体权益的一种方式。在社会变革时期,申讨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申讨 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感觉,它涉及到对不公正的抗议,因此可能引发同情、愤怒或正义感等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看到不公正的现象,我可能会使用“申讨”这个词来表达我的不满和要求改正。
在诗歌中,可以将“申讨”融入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如:
在这不公的世界,我申讨,
对那些被遗忘的灵魂,我呼唤。
申讨 可能让人联想到抗议**上的标语牌、演讲者的激昂声音,或是法庭上的严肃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test”或“condemn”,它们在表达抗议和谴责的意义上与“申讨”相似,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申讨 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正式性的词汇,它在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抗议时非常有用。了解这个词的用法和背景,有助于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情感。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讨】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讨,治也。 、 《玉篇》-讨,诛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 、 《左传·襄公五年》-楚人讨陈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