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7: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7:38:21
词汇“玄烛”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构成和可能的引申意义出发。
“玄烛”由两个汉字组成:“玄”和“烛”。
结合起来,“玄烛”可以理解为照亮深奥或神秘之物的光源,或者指能够洞察深奥事物的智慧。
由于“玄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但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深邃的智慧或神秘的光芒。
由于“玄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背景下,“玄烛”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代表智慧、启蒙或神秘的知识。
“玄烛”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神秘和智慧,给人一种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的感觉。
由于“玄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阅读或创作中,可以尝试将其融入,以表达深奥或神秘的主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闪烁,玄烛照亮心灵的迷宫。”
视觉上,“玄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盏古老的油灯,发出微弱而神秘的光芒。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灯芯的细微声响。
由于“玄烛”不是一个跨文化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玄烛”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奥和神秘主题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工具,用于文学创作或哲学探讨。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