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2
“五供”通常指的是在**仪式中供奉给佛、菩萨或神灵的五种物品,包括香、花、灯、水、果。这五种供品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意义:
在文化中,“五供”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供奉仪式中的具体物品和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五供”来描绘仪式的庄严和神圣。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仪式或文化俗时。
“五供”一词源自传统,随着的传播和发展,这一概念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在,随着的传入,“五供”逐渐成为**仪式中的标准做法。
在和许多亚洲国家,是重要的之一,因此“五供”在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仪式,也是文化传承和表达敬意的方式。
“五供”给人以庄重、神圣和清净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虔诚的信徒和内心的平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观**寺庙时亲眼见到信徒们准备“五供”,感受到仪式的神圣和信徒的虔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香烟缭绕,花影婆娑,灯火通明,水波不兴,果实累累,五供齐备,心诚则灵。”
想象一下,在宁静的寺庙中,香烟袅袅升起,花瓣轻轻飘落,灯火摇曳,清水静静流淌,果实散发着香气,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圣的画面。
在其他或文化中,类似的供奉仪式也有,但具体物品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教中的圣餐仪式,虽然形式不同,但也有供奉和敬意的表达。
“五供”作为一个术语,不仅体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类对神圣和美好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