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20
共存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共同生存或共同灭亡”,通常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意味着它们的生命或存在是相互关联的,一方的存亡直接影响到另一方。
“共存亡”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共存亡”强调的是团结和互助的精神,这种观念在许多传统故事和现代社会中都有体现。例如,在抗击自然灾害或社会危机时,人们常常强调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深厚的情感纽带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它让人想到牺牲、忠诚和无私的爱。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让我想起那些与我有深厚情感联系的人,如家人和朋友,他们的幸福和安全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共存亡”来表达两个人之间不可分割的情感: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们的命运交织,共存亡。
无论风雨,无论世事变迁,
我们的心,永远相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紧紧相拥的人,或者两个相互依存的生物,如树和藤蔓。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表达深厚情感的歌曲,如《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eparable”或“lifelong companions”,虽然这些词汇没有直接表达“共存亡”的生死依存关系,但它们传达了类似的紧密联系。
“共存亡”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
3.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