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1:04
“材质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材料弱,质量衰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物品的质量不佳,或者人的能力、素质下降。
在文学作品中,“材*质衰”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曾经辉煌的事物或人物的衰落,如一座古建筑的破败,或一个曾经伟大的家族的没落。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件商品的质量不好,或者某人的能力不如从前。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工程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材料或结构的劣化。
“材质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材”和“质衰”两个词组成,分别表示材料*弱和质量衰退。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物品或人的衰落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品,也用于人或组织。
在*传统文化中,“材质衰”常常与“兴衰”、“荣枯”等概念相联系,反映了**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警示人们要注意保持和提升自身或物品的质量,避免衰落。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哀伤和警示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衰败、没落的景象。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好现有的资源和能力,避免走向衰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材*质衰”来形容一些老旧的电子产品,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已经大不如前,需要更新换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材*质衰,古桥依旧,人已非。”
看到“材*质衰”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老旧、破败的建筑物,或者听到一些哀伤的音乐,如古琴曲《梅花三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ddy quality”或“decline in quality”,但这些表达没有“材*质衰”这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材质衰”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品或人的衰落,也蕴含了对保持和提升质量的警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1.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
2. 【薄】
3.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
4.
【衰】
(会意。从衣,从冄(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suǒ)本义:蓑衣。)。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引证】
《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衰则气复反入。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衰末、 衰旺、 衰季、 衰废、 衰宗、 衰门、 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