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4:40
“厄难”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幸的灾难或困难。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些严重的、不利的或痛苦的,这些可能对个人或集体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厄难”常用来增强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悲剧色彩,如描述主人公遭遇的种种不幸。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人不幸遭遇的同情或对某种灾难的担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来分析灾难对个体或社会的影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灾难”更侧重于自然或人为的重大破坏,而“厄难”则更侧重于个人或集体遭遇的不幸。
“厄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厄”字有困苦、灾难的意思,“难”字则表示困难或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具体的词汇如“灾难”或“不幸”所替代。
在**文化中,“厄难”常常与命运和宿命论联系在一起,人们可能会认为某些厄难是命中注定的。在社会层面,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社会或国家遭遇的重大灾难,如战争、自然灾害等。
“厄难”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痛苦、挣扎和不幸。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可以传达出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对不幸**的深刻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目睹过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那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厄难”这个词的沉重。它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让我对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厄难”:
在厄难的阴影下,
希望如微光闪烁,
生命的坚韧,
在苦难中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废墟中,一位老人默默地拾起破碎的物品,背景音乐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这样的场景和音乐都能很好地传达“厄难”的情感和氛围。
在英语中,“厄难”可以对应为“misfortune”或“calamity”。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但具体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厄难”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不幸和灾难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深度。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情感的传达。
1.
【厄】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 、 《苍颉篇》-厄,困也。 、 《诗·谷风》笺-厄难,勤苦之事也。 、 《易·解注》-能济其厄涣。 、 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
【组词】
厄气、 厄难、 厄困、 厄苦、 厄急
为难;迫害。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
【组词】
厄日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