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0:58
词汇“搏跃”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搏”和“跃”。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搏跃”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搏跃”字面意思是指奋力跳跃或拼搏前进。其中,“搏”表示拼搏、奋斗,“跃”表示跳跃、跃进。结合起来,“搏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动作或状态。
“搏跃”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搏跃”逐渐被用来形容积极向上的行为和状态。
在**文化中,“搏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搏跃”常被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不断前进。
“搏跃”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活力、勇气和奋斗。它激励人们面对挑战时不退缩,勇往直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体验到“搏跃”的感觉。面对陡峭的山路,我和同伴们互相鼓励,奋力攀登,最终成功登顶,那种拼搏和跃进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搏跃”:
晨曦中,我搏跃在希望的田野,
每一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欢快地跳跃,充满活力;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明快的音乐,激发人们的斗志和活力。
在英语中,“搏跃”可以对应为“leap and bound”或“strive and leap”,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积极向上、奋力前进的含义。
通过对“搏跃”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和精神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搏】
(形声。从手,尃(fū)声。本义:搏斗,对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搏,索持也。 、 《广雅》-搏,击也。 、 《谷梁传·僖公元年》-屏左右而相搏。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博。 、 《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鸷虫攫博。 、 《庄子·逍遥游》-搏扶摇羊角而上者。 、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搏战获王。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2.
【跃】
(形声。从足,翟(dí)声。本义:跳跃)。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跃,跳也。 、 《汉书·李寻传》。师古曰:“趯字与跃同。”-涌趯(跃)邪阴。 、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浮光跃金。 、 《聊斋志异·促织》-跃掷径出。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跃起持之。
【组词】
跃龙门、 跃如、 跃治、 跃马横戈、 跃动、 跃跃、 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