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46:44
政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探讨国家边界、领土争端、地缘政治、政治权力分布、城市化与政治影响等领域。政治地理学关注地理因素如何影响政治决策、国际关系和国家行为,同时也研究政治活动如何塑造地理空间。
在专业领域,政治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在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中使用。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出现,但相关的概念如“地缘政治”、“领土争端”等则较为常见。
同义词:地缘政治学、政治空间分析 反义词:自然地理学(强调自然环境而非政治因素)
政治地理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polis”(城市)和“geographia”(地理)。随着20世纪国际关系和地理科学的深入发展,政治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政治地理学在分析国际冲突、国家安全、资源分配等问题时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国家间的互动和全球政治格局尤为关键。
政治地理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国际关系、紧张的领土争端和战略规划。它可能激发对权力、控制和资源分配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地理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中的国际**,如为什么某些地区的冲突难以解决,或者为什么某些国家在特定地理位置上具有战略优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政治地理的线条交织,编织着权力的网,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历史的长河。”
政治地理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地图上的国家边界、战略要地标记,或是历史纪录片中关于战争和和平的叙述。
在不同语言中,如法语的“géopolitique”或德语的“Politische Geographie”,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指向同一学科领域。
政治地理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空间如何影响政治行为,还揭示了政治决策如何反过来塑造地理环境。在个人学*和表达中,掌握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国际政治问题。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5.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