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4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45:14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生活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包括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政府机构设置、政治决策过程、法律体系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等。政治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分配权力、行使权力以及监督权力。
在不同的语境中,“政治制度”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侧重点不同,例如“政体”更侧重于政权组织形式,而“政治体制”则更广泛地包括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制度”一词源于对政治活动的系统化描述。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概念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理论的丰富,政治制度的概念也逐渐复杂化,涵盖了更多的内容和维度。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政治制度的意义和影响差异显著。例如,在集权文化中,政治制度可能更倾向于集中权力,而在民主文化中,政治制度则更强调权力分散和公民参与。
对于“政治制度”,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一些人可能感到自豪,认为自己的国家政治制度高效稳定;而另一些人可能感到不满,认为现有政治制度限制了个人自由或社会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制度的影响无处不在。例如,选举制度决定了公民如何选择领导人,法律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政治制度的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关乎国家的命运。”
政治制度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国会大厦、议会会议等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国歌、议会辩论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政治制度的名称和形式各异。例如,**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美国的“总统制”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有显著差异。
政治制度是理解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关键。它不仅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政治制度的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相关话题。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4.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