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6:45
“东西二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两个方向(东和西)的行政或管理机构。在古代**,这通常指的是中央政府下设的两个重要行政机构,分别负责东边和西边的政务。
在文学中,“东西二府”可能被用来象征中央集权的两个重要支柱,或者用来描述两个对立或互补的势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政治学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
“东西二府”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具体指代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两个方向的行政机构——保持不变。
在古代社会,东西二府的存在体现了中央集权下的地方分治原则,这种行政结构有助于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地理方位的重视。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政治复杂性的感觉。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东西二府”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行政体系和政治结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东西二府,权力之双翼,飞翔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
想象一幅古代**的画卷,东西二府的官员们在繁忙的街道上行走,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东西二府”的词汇,但类似的行政结构在不同文明中都有体现,如罗马的东部和西部行省。
“东西二府”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古代的行政体系,也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符号。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3.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4.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1. 【东西】 东边和西边; 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三里,南北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