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2:37
封筒(ふうとう)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信封”。它指的是一种用于装载信件、卡片或其他小型纸质物品的纸质或塑料制品,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封口,以确保内容物的安全和隐私。
封筒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封筒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信件传递方式。随着邮政系统的发展,信封的设计和材料也不断改进,从简单的纸张到现代的防水和防伪材料。
在日本文化中,封筒不仅仅是邮寄工具,还承载着礼仪和传统的意义。例如,在某些节日或庆典中,人们会使用特定颜色和设计的封筒来表达敬意或祝福。
封筒常常让人联想到书信交流的温馨和私密性。它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以及保存和传递重要信息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封筒是不可或缺的物品。无论是寄送生日卡片、感谢信还是重要的文件,封筒都确保了内容的隐私和安全。
在诗歌中,封筒可以被用来比喻封闭的情感或未说出口的话语:
封筒の中の言葉、 開く瞬間に溢れ出す。 (信封中的话语, 在打开的瞬间溢出。)
封筒的视觉联想通常是简洁的纸质外观,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撕开信封的声音,或是邮递员投递信件的声音。
在英语中,封筒对应的是“envelope”。尽管在不同语言中词汇不同,但信封的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
封筒作为一个简单的物品,承载着沟通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封筒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筒】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筒,通箫也。 、 《三苍》-筒,竹管也。 、 《说文》-筩,断竹也。 、 《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教吏为缿筩。 、 《汉书·律历志》-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
【组词】
筒箭、 筒竹、 筒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