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9:51
“晚春”字面意思指的是春季的末期,即春末时节。在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暖,但仍有可能出现春寒料峭的情况。晚春时节,植物生长旺盛,花开得最为繁盛,是春季向夏季过渡的阶段。
在文学作品中,“晚春”常常被用来描绘一种既充满生机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晚春”来描述某个具体的日期或季节特征。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学,晚春可能特指某个具体的气候或农事活动的时间点。
同义词“春末”和“暮春”与“晚春”意思相近,但“暮春”更多带有一种日暮时分的哀愁感。反义词“初春”和“早春”则指的是春季的开始,与“晚春”形成鲜明对比。
“晚春”一词由“晚”和“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晚”指的是时间上的末尾或后期,“春”则指春季。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春”逐渐被用来特指春季的末期。
在**传统文化中,晚春常常与诗词中的“春愁”联系在一起,如杜甫的《春望》中就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在春光明媚中感受到的忧国忧民之情。
“晚春”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既期待又忧郁的复杂情绪。期待是因为它预示着夏季的来临和生命的旺盛,忧郁则是因为它也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晚春常常是户外活动的最佳时节,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适合进行各种户外**和野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晚春”:
晚春的阳光洒在绿叶上,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时光匆匆,春已暮, 留下一地落英,诉说着过往。
晚春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满树的樱花或桃花,听觉联想则是鸟儿的歌唱和微风的轻拂。
在英语中,“late spring”可以对应“晚春”,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季节的感受和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晚春”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季节词汇的精确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晚,莫也。 、 《广韵》-晚,暮也。 、 《汉书·李寻传》-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成单罗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夹。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
【组词】
晚曦、 晚夕、 晚半天儿、 晚钟、 晚寒、 晚晴;晚饷、 晚阴、 晚来
2.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