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8:51
心重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内心沉重或心思深重。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负担重,思虑过多,或者情感上感到沉重。
在文学作品中,“心重”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心事重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他最近心重,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在心理学领域,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如“她因为失去亲人而心重”。
同义词:心事重重、心思深重、心情沉重 反义词:心轻、心情愉快、无忧无虑
“心重”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在**文化中,“心重”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忧国忧民”相联系,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个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内心状态。
“心重”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背负着沉重负担,却依然坚强前行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家庭变故而心重的朋友,他们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重”:
夜深人静时,心重如山,
思绪万千,难以入眠。
月光洒窗,映照心间,
沉重的心,何时能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窗外是朦胧的月光,他的表情凝重,眼神深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缓慢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慢板,来增强“心重”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vy-hearted”或“burdened with thoughts”,它们在情感上与“心重”相似,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通过对“心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也是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