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33
寸口:中医术语,指的是人体手腕部的一个特定部位,位于桡骨茎突内侧,是中医切脉的常用部位。中医通过触摸寸口部位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寸口一词源自中医学,其名称来源于该部位距离手腕边缘约一寸的位置。在中医经典中,如《黄帝内经》中已有提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文化中,中医学占有重要地位,寸口作为中医诊断的关键部位,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方法。
寸口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中医的神秘和深奥,也可能引发对传统医学的尊重和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寸口一词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个人有中医学背景或对中医有特别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流,寸口脉搏,记录着生命的起伏与变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中医师专注地触摸患者寸口的情景,带来一种宁静和专注的视觉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中,也有类似的脉诊方法,但具体部位和名称不同。
寸口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生理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