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8:56
词汇“晓俗”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晓”通常指知晓、明白,而“俗”则指通俗、普通或俗。因此,“晓俗”可以理解为“明白通俗的事物”或“了解俗”。
由于“晓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晓”和“俗”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对通俗事物的理解。
在*文化中,对俗和传统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晓俗”可能被用来强调对这些方面的重视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尊重不同的*俗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晓俗”来表达对传统美的赞美:
晓俗之光,照亮古巷,
岁月悠悠,情深长长。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晓俗”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晓俗”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对日常生活中普遍接受的事物和传统俗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俗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