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4:30
“惊世震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震惊世界和世俗。它形容某种事物或行为极其罕见、非凡,以至于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震动,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和接受范围。
“惊世震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即“惊世”与“震俗”相互呼应。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用来形容那些超越常规、引起广泛关注的事物或行为。
在**文化中,“惊世震俗”常常与创新、突破传统联系在一起。它鼓励人们勇于挑战现状,追求卓越。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变革的期待。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震撼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和**,如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革命家。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法惊世震俗,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笔下,惊世震俗, 墨香四溢,绘尽人间繁华。”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颜料,创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激昂的交响乐,旋律震撼人心,如同惊世震俗的壮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rth-shattering”或“groundbreaking”,它们都强调了突破性的影响,但“惊世震俗”更侧重于对世俗观念的冲击。
“惊世震俗”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描述那些非凡的事物或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震】
(形声。从雨,辰声。雷、雨常常并作,故从雨。本义:雷,疾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震,劈历振物者。 、 《春秋》。孔颖达疏:“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组词】
震震、 震厉、 震霆、 震雷、 震响
4.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