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0:18
特别行政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具有特殊行政地位的区域”。在**,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一国两制”原则设立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些区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保留自己的法律、货币、教育体系等,同时在外交和国防等国家核心事务上服从中央政府。
在不同语境下,“特别行政区”的使用有所不同:
“特别行政区”一词源于**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为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这一概念在国际法和政治学中逐渐被接受,并成为描述这类特殊行政区域的通用术语。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特别行政区”代表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步骤。它体现了政府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的智慧和灵活性,同时也展示了**的开放和包容。
对于**人来说,“特别行政区”可能唤起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自豪感。对于国际观察者,它可能引发对“一国两制”模式的好奇和研究兴趣。
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与香港或澳门的朋友交流时,会提及他们的特别行政区身份,以及这种身份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认同。
在诗歌中,可以将“特别行政区”作为比喻,描述一个地方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历史背景:
在这片特别行政区的土地上, 历史的河流汇成了独特的风景。 一国两制,绘出了不同的天空,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成诗。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香港或澳门的天际线、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节日庆典,这些都能体现特别行政区的特色。音乐方面,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如粤剧或葡萄牙民谣,来增强文化氛围。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概念如“自治领”(Dominion)在英联邦国家中曾使用,但与**的特别行政区在自治程度上有所不同。
“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具有深远政治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创新,也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同时,尊重和保护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1.
【特】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特,朴特,牛父也。 、 《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 、 《玉篇》-特,牡牛也。
【组词】
特处士、 特牛
2. 【别】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5.
【区】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引证】
《说文》-区,踦区,藏匿也。 、 《左传·昭公七年》-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