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03
八项规定是指**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于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八项规定具体包括:
八项规定主要在政治和新闻报道中使用,特别是在讨论**共产党的政策和反腐倡廉话题时。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被用来描述政治改革的背景或影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简略提及“八项规定”来指代政府对官员行为的规范。
同义词:廉政规定、反腐措施 反义词:腐败行为、奢侈浪费
八项规定是2012年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提出的具体政策措施,旨在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词汇随着政策的实施和效果的显现,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八项规定在**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官员行为的规范,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引导。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减少腐败现象,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八项规定给人以正面、严肃的情感反应,它代表了政府对廉洁自律的承诺和对公众利益的重视。这一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清廉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通过新闻或社交媒体了解到八项规定的实施情况,以及它对社会风气和政府行为的影响。例如,可能会讨论到餐饮业的变化,因为八项规定限制了公款吃喝,导致高端餐饮市场的调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清风拂面来,八项规定开,
廉洁自律行,民心自安泰。
八项规定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新闻报道中的严肃会议场景,或者是官员访问基层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新闻播报员严肃而坚定的声音,传达政策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反腐倡廉政策可能被称为“廉政法规”或“反腐败法”,但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会有所不同。
八项规定是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不仅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一词汇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理解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项】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项,头后也。 、 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 《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
【组词】
项髻、 项窝
3.
【规】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 、 《孟子》-规矩方圆之至也。 、 《诗·沔水》序·笺-规者,正圆之器也。 、 《楚辞·离骚》-圆曰规,方曰矩。 、 《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 《荀子·赋》-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组词】
规绳、 规旋、 规轮、 规轴
4.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