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2:01
报仇:指对曾经伤害或冤屈自己或亲友的人进行反击或报复,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或正义的伸张。
报仇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报”意为回应或回报,“仇”指仇恨或冤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伤害的反击。
在许多文化中,报仇被视为一种正义的伸张,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家族荣誉往往与报仇行为紧密相连。然而,现代社会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冲突,减少私自报仇的行为。
报仇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愤怒、决心和正义感。它可能引发对复仇故事的联想,如《**山伯爵》中的复仇情节。
在现实生活中,报仇往往被视为不理智的行为,可能导致更大的冲突和伤害。因此,个人在面对伤害时,更倾向于寻求法律和社会支持,而不是私自报仇。
在诗歌中,可以将报仇融入到对正义和情感的探讨中:
在黑暗的深渊,
我誓言报仇,
为那无辜的灵魂,
在正义的光芒下,
我将雪恨。
报仇可能联想到电影中的复仇场景,如《杀死比尔》中的暴力美学,或是音乐中的激昂旋律,如《复仇者联盟》主题曲的紧张节奏。
在不同文化中,报仇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复仇常常与个人英雄主义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复仇可能与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观联系更紧密。
报仇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人类对正义和情感的复杂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报仇的冲动仍然存在,但法律和社会机制提供了更合理的解决途径。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冲突和情感,追求更和谐的社会关系。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