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56
报信:指传递消息或信息,通常是指将重要的、紧急的或秘密的消息告知他人。
报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报”字有报告、告知的意思,“信”字指信息、消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用于表示传递消息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报信往往与忠诚、及时和重要性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战争中的“报捷”是指传递胜利的消息,而在现代社会,报信可能涉及到新闻传播、紧急通知等。
报信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急和重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关键时刻的信息传递,可能伴随着紧张、期待或兴奋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报信可能涉及到告知家人朋友的紧急情况,或者在工作中传递重要信息。例如,我曾经在工作中及时报信,帮助团队避免了项目延误。
在诗歌中,可以将报信融入到描述自然现象的诗句中,如:“春风报信,花开满园,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报信可以联想到古代信使骑马疾驰的画面,或是现代新闻记者手持麦克风报道新闻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或电话铃声。
在英语中,报信可以对应为“inform”或“report”,但其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例如,“inform”更侧重于告知,而“report”更侧重于正式的报告。
报信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传递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报信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信息传递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