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45
“县廷”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县级的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它是一个地方行政单位,负责管理县域内的政务和司法事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县廷”常用来指代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中多次提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县政府”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行政学中,研究古代行政制度时会提及“县廷”。
“县廷”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制度,最早见于先秦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县廷的职能和结构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基本概念一直延续至今。
在**古代社会,县廷是连接中央政府与基层民众的重要桥梁。它不仅负责行政管理,还涉及司法审判、税收征管等多方面的工作,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地方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提到“县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形象、县衙的庄严氛围以及古代行政的繁琐程序。这种联想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厚重感。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县廷”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地方行政的运作方式。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我可能会描述县廷内的官员如何处理一桩复杂的案件,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古代行政的特色。
想象一下县廷的场景:古老的建筑、官员的朝服、繁忙的办公声,这些都能唤起一种历史感和仪式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地方行政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组织形式,如欧洲的市政厅(Town Hall)。
“县廷”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行政制度和地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廷】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廷,朝中也。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虎兕争兮于廷中。 、 《汉书·陆逵传》-游汉廷公卿间。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 、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廷中皆大笑。
【组词】
廷臣、 廷吏、 廷推、 廷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