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5:54
词汇“县正”在**古代官制中指的是县级行政区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代的县长。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县正”进行深入分析:
“县正”字面意思是指管理县域的正职官员。在**古代,县是基层行政单位,县正负责县内的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是连接中央政府与地方百姓的重要桥梁。
“县正”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名称和职责有所变化。在明清时期,县正多被称为“知县”。
在**传统文化中,县正被视为地方的父母官,其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因此,县正的形象常与清官、好官相联系。
提到“县正”,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文化,以及那些为民请命、廉洁奉公的官员形象,带有一定的正面情感色彩。
在现代社会,虽然“县正”一词已不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官制时,仍会提及这一职位,用以说明古代行政体系的特点。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将“县正”作为故事中的关键角色,通过其视角展现古代社会的复杂性。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县正”的职位可能被称为“市长”、“郡长”等,但其具体职责和地位会有所不同。
“县正”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反映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社会结构。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文化。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些历史词汇的背景和含义,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文化素养。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