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17: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37:25
“敕造”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敕”和“造”两个字组成。其中,“敕”通常指的命令或诏书,“造”则有制造、建造的意思。因此,“敕造”字面意思是指由命令或授权进行的制造或建造活动,特指由皇权直接下达命令所进行的建筑或工艺品的制作。
在文学作品中,“敕造”常用来描述皇家建筑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强调其尊贵和权威性。在口语中,这一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专业领域,如文物保护、建筑学等。
同义词“御制”和“钦定”都强调了皇家或官方的权威性,但“御制”更侧重于制作过程,而“钦定”则侧重于决定或批准的过程。反义词“民间”和“自造”则强调了非官方或非皇家的性质。
“敕”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告诫、命令,后特指的命令。“造”字则有建造、制作的意思,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使用。两者结合形成的“敕造”一词,体现了古代皇权的集中和权威性。
在古代社会,皇权至高无上,的命令具有不可违抗的权威。因此,“敕造”一词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制作,更象征了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统一。
“敕造”一词给人以庄重、尊贵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皇家的辉煌和权威。在使用这一词汇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在参观故宫或阅读历史书籍时,我常常会遇到“敕造”这一词汇,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古代建筑和工艺品的非凡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敕造的宫墙,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王朝的兴衰。”
想象一座敕造的宫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仿佛能听到古代工匠的锤击声和**的宣诏声,感受到那份庄严和权威。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皇家建筑,也有类似的词汇和概念,如“皇家御用”(Royal Warra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官方或皇家的权威和尊贵。
通过对“敕造”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1.
【敕】
(形声。从攴(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敕,诫也。 、 《虞书》-敕天之命。
【组词】
敕晓、 敕谕天下、 敕戒
2.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