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3:05
“司香”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来源于古代的官职名称或者是指负责管理香火、香料的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管理香的人”或“负责香火的事务”。
由于“司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小说中,可能会提到古代宫廷或寺庙中的“司香”官职,负责管理香料和香火。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或者是对古代官职的讨论中。
同义词:香官、香火师 反义词:由于“司香”特指管理香火的人,其反义词并不直接存在,但如果要表达相反的概念,可以说“无香”或“禁香”。
“司香”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的“司”字意为管理、负责,而“香”则指香料或香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古代,香火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负责管理香火的“司香”在宫廷和寺庙中是一个重要的职位。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香火文化的重视。
提到“司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仪式、宫廷生活或是宁静的寺庙环境。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朴、神秘的情感色彩。
由于“司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学*或文化研究的过程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可以使用“司香”来描绘宫廷的氛围:
金碧辉煌宫墙内,
司香燃香迎神明。
烟雾缭绕如梦境,
古韵悠长传至今。
视觉上,“司香”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或寺庙中的香炉、香烟缭绕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香炉中香料燃烧时的细微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负责管理香火或香料的职位,但其名称和具体职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教寺庙中,可能有专门负责燃香的祭司。
“司香”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香火文化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