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28
词汇“司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司阶”的字面意思是指管理或负责台阶的人或职位。在古代,这可能指的是负责宫殿、庙宇或其他重要建筑入口台阶的官员或仆人。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司阶”可能出现在描述宫廷或官方场合的文本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
“司”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管理、负责的意思,“阶”指台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特定的职责在现代社会中不再需要而被边缘化。
在古代**,宫廷和官方建筑的入口台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因此,负责这些台阶的官员或仆人(司阶)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对于现代人来说,“司阶”可能带有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古代的宫廷生活和官方仪式有关。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宫廷的故事时,可以使用“司阶”来增加历史氛围和细节的真实性。
想象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官员在宫殿的台阶上严肃地执行他的职责,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庄严和正式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司阶”的词汇,但类似的职责和职位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司阶”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它丰富了我们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阶】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阶,陛也。字亦作堦。 、 《尚书·大传》-御史奏鸡鸣于阶下。 、 何晏《景福殿赋》-浮堦乘虚。 、 《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匍匐阶下。
【组词】
阶廊、 阶檐、 阶陛、 阶除、 阶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