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54:55
弃妻:字面意思是指丈夫遗弃妻子,即丈夫单方面终止与妻子的婚姻关系,通常不给予妻子应有的尊重和照顾。在法律和社会伦理中,这是一种不被鼓励甚至被禁止的行为。
“弃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弃”意味着放弃、抛弃,“妻”则是指妻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丈夫对妻子的遗弃——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神圣的,夫妻双方应相互尊重和扶持。因此,“弃妻”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尤其是在强调家庭和谐的社会背景下。
“弃妻”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剧和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被遗弃的女性的无助和痛苦。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婚姻和责任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弃妻”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其背后的概念——不负责任的婚姻行为——是人们经常讨论和批评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弃妻”来表达一种深刻的情感失落:
风卷残云,心似断弦, 弃妻之痛,泪洒尘间。
在不同文化中,“弃妻”可能有不同的表达和处理方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离婚可能更为普遍,但其法律和社会对离婚的处理方式可能与东方文化有所不同。
“弃妻”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婚姻中的责任和尊重。它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和社会问题。通过理解和分析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婚姻关系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