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5:52
词汇“府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府国”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府”和“国”的结合。在古代汉语中,“府”通常指官府、行政区域,而“国”则指国家。因此,“府国”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或政治实体。
由于“府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一定自治权的行政区域,类似于一个小国家。
由于“府国”不常见,以下例句可能较为牵强:
同义词:自治领、藩国 反义词:中央集权
“府国”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的行政区划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具体的行政区划名称所取代。
在古代**,一些边疆地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区可能被赋予“府国”的称号,以示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文化特色。
由于“府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传统。
由于“府国”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府国”作为一个虚构的政治实体,用于构建一个独特的世界观或故事背景。
结合古代**的建筑风格和音乐,可以想象一个“府国”的视觉形象,如宏伟的宫殿和悠扬的古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府国”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或神话中。
“府国”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尽管它在现代使用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它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