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31:38
午休:指在中午时分进行的短暂休息,通常在工作日的中午时间,人们会暂停工作或学*,进行休息、用餐或小憩,以恢复体力和精神。
午休一词由“午”和“休”组成,“午”指中午,“休”指休息。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工作制度的建立,午休的概念变得更加普遍和规范化。
在*,午休被视为一种文化惯,许多公司和学校都会安排午休时间,以保证员工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惯也体现了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
午休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放松和恢复活力的感觉。它是一种短暂的逃离日常忙碌的方式,给人以心理上的慰藉。
在我的工作中,午休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它让我有机会短暂地离开电脑,进行身体活动或简单地放松一下,这对保持下午的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在诗歌中,午休可以被描绘为一天中的绿洲,如:
午后的阳光洒在窗台, 我在午休的梦里徘徊, 时间的河流缓缓流淌, 带走了疲惫,留下了希望。
午休时,人们可能会想象到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或是轻柔的鸟鸣声,这些都能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不同的文化中,午休的*惯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西班牙的“siesta”是一种更长的午休时间,而美国则更倾向于短暂的午餐休息。
午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休息时间,它还反映了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在个人层面,午休对于保持高效的工作和学*状态至关重要。通过理解和利用午休,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1.
【午】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引证】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
2.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