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6:25
词汇“因陋就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因陋”可能指的是因为简陋或不足,“就寡”可能指的是迁就少数或不足的情况。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可能的解释进行。
“因陋就寡”可能指的是在条件简陋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迁就或接受较少的资源或条件。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可能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或团体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较差的条件。
由于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因陋就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由“因”和“就”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表达一种在简陋条件下迁就的状态。
在资源有限的社会或时期,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因陋就寡”,接受并适应不完美的条件。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和妥协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条件下坚持和适应的情景。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在一些资源有限或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因陋就寡”,接受并适应现状。
在创作中,可以将“因陋就寡”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困境中的选择和态度,增加故事的深度和现实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简陋的教室或工作环境,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工作和学习。
由于词汇不常见,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因陋就寡”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人们在资源有限时的适应和妥协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行为。
1.
【因】
(会意。从囗(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因,就也。
2. 【陃】 古人名用字。
3.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4.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