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1: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1:03:13
词汇“尺颊生香”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尺颊生香”字面意思是说,即使是一尺长的面颊也能散发出香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气质高雅,即使不施脂粉也自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在文学作品中,“尺颊生香”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气质,如在古典诗词或小说中描述女主角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美学或女性魅力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美学讨论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和讨论美的标准和表现。
“尺颊生香”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美学讨论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还包括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因此,“尺颊生香”不仅仅是对女性外貌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肯定。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诗词中描绘的美丽女子,以及那种不需雕饰的自然美。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化交流或文学创作中,它可以用来增添一种古典美学的氛围。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尺颊生香”来形容一个角色的美丽,以此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典美人,不施粉黛,却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增强这种古典美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自然美”或“不加修饰的美”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尺颊生香”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和内在品质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这些事我还不爱,我只爱駪夫家的双红姐,说着还齿颊生香。
怜他~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1.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2.
【颊】
(形声。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颊,面旁也。 、 《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咸其辅颊舌。 、 戎昱《闺情》-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
【组词】
颊辅、 颊适、 颊车、 颊颧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