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7:38
词汇“旅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从字面上看,“旅”通常指旅行或旅途,而“楹”则指房屋的柱子。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旅楹”可能指的是旅途中的某个支撑点或休息处,类似于旅途中的一站或一个临时的落脚点。
“旅楹”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旅途中的柱子或支撑点,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来理解其确切含义。
由于“旅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旅途中的某个重要地点或转折点。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旅楹”的词源不太明确,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组合词汇,没有明显的历史演变记录。
在古代,旅行者可能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休息,这些地点可能被称为“旅楹”,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已经很少被使用。
“旅楹”可能让人联想到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温暖和安慰。
由于“旅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旅楹”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旅途中的某个重要时刻或地点:
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
旅楹如梦,静立于时光的角落。
由于“旅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代表它。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旅楹”的词汇,因为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
“旅楹”作为一个生僻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它可能代表旅途中的某个重要地点或转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实用。
1.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2.
【楹】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楹,柱也。 、 《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 、 《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 、 《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组词】
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