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4:14
“大邦”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大国或强大的国家。字面意思是由“大”和“邦”两个字组成,“大”表示规模、程度或重要性上的大,“邦”则指国家或城邦。
在文学作品中,“大邦”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历史上的强国,如“秦朝是**历史上的一个大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大邦”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强大或影响力,例如“美国是一个大邦,其政策影响全球”。在专业领域,如国际关系或政治学中,“大邦”可能特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
同义词“大国”和“强国”强调的是国家的规模和实力,而“霸主”则带有一定的霸权主义色彩。反义词则分别从规模和实力上与“大邦”形成对比。
“大邦”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邦”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意指城邦或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邦”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规模大、实力强的国家。
在**历史上,“大邦”常常与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相联系,如秦、汉等朝代。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大邦”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影响力和历史厚重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国家强大的自豪感,也可能引发对霸权主义的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大邦”来形容那些在国际新闻中频繁出现的国家,如美国、**等,以此来强调它们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大邦”: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邦崛起又沉沦,
文明的火种,在风雨中传承。
“大邦”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国歌和飘扬的国旗,这些都是国家象征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英语中,“大邦”可以对应为“great power”或“major nation”,这些词汇在西方语境中也用来描述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
通过对“大邦”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国家特性和国际地位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重量,也反映了语言在表达国家概念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大邦”等词汇能够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深度。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邦】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邦,国也。 、 《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 《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以佐王治邦国。 、 《易·益》-利用为依迁邦。 、 《书·尧典》-协和万邦。 、 《诗·小雅·节南山》-以畜万邦。 、 《国语·周语》-后非众罔与守邦。